大国首都,保密有我
作者:指导管理司
时间:2021-01-19

        1949年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决定:新中国定都北平,并从9月27日起,将北平改称为北京。在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人民革命胜利的欢呼声中,千年古都获得新生,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70年来,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使命紧密相连,在迈向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中,一路前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70年来,首都保密人艰辛开拓、奋发进取,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首善标准,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服务机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管保密展优势


        保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党管保密是保密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早在1951年3月,北京就成立了市委保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曾参加《北京志?共产党志》编纂的市保密局检查处副处长祁志宏娓娓道来:“1960年,新一届市委保密委员会成立,市委保密办设在市公安局,编制6人;全市区县及市属单位都建立了保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据史载,“文革”期间,北京市委保密委员会工作一度陷于停顿。


        1978年8月,北京市委恢复了保密委员会,保密办仍设在市公安局。1979年6月起,北京市委批转市委保密委员会报告,对保密组织机构提出具体要求,到1980年底,全市绝大多数单位建立了保密组织,配备了专兼职保密干部。1983年、1988年,北京市委办公厅两次下文,对市委保密委员会进行调整和加强,同时要求各区县和市属各单位健全保密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能,充实队伍。


        “为推动实施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1996年至1997年,市委保密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职责》《市级领导同志保密守则和职责》,并组织了专项检查。”北京市保密局局长刘卫东对市委领导同志重视支持保密工作深有感触:“中央决策部署下发后,2016年11月,时任市委书记郭金龙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市委实施意见,对全市保密机构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新一届市委班子成立以来,蔡奇书记多次对保密工作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并提出‘进了会议室就是进了保密室’。目前,市委保密委员会增设了1名正局级专职副主任,成员单位增加到29个,为做好新形势下的首都保密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


        1987年入职的市保密局办公室主任李爱平,见证了市保密机构队伍的发展历程:1986年9月,成立市保密工作局,设3个处室,编制20人;1988年,更名为北京市国家保密局,同时行使市委保密办职能;1989年增设技术处;1995年机构改革中,市委保密办(局)划归市委办公厅,并一直延续至今;2004年,成立保密技术检查(服务)中心;2014年,增设资质管理处;2017年以来,又增设了专项指导处,成立了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目前,市保密局共有6个处室、2个中心,编制70余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提起这些,李爱平很自豪。


教育管理上水平


        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都具有指向性、代表性。70年来,北京市保密系统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工作特点,紧跟党和国家形势任务发展,扎实做好保密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监督检查等各方面工作,保密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保密宣传教育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少机关单位人员产生了“胜利了,敌人拾点文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政府机关无秘密”“基层部门无密可保”等和平麻痹思想,丢失涉密文件资料问题一度相当严重,全市保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学习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决定》等文件和政务院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及中央保密委员会制定的保密规定,对干部职工进行反对麻痹、提高警惕的保密教育。1988年保密法颁布,当年11月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密法宣传月活动,召开近千人的全市宣传保密法大会,举办大规模学习宣传培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2010年保密法修订后,北京在全市再掀学习宣传热潮,组织培训干部近8000人,发放刊载保密法宣传内容的报刊及各种宣传材料近80万份,参与全国保密知识竞答活动的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近20万人。2011年,在国家保密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地区“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在国博成功举办,共组织12万余人参观,规模空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北京已逐步完善了多层次、立体式保密教育培训机制,保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保密局副局长许新文这样告诉记者。


        ——保密法规制度和指导管理重点突破。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前,北京市着重抓了公文保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重点围绕加强科技、涉外、通信、办公自动化和销毁管理等方面的保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保密制度。1996年9月,北京制定了全国首个关于保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若干规定》。进入21世纪,先后出台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涉密信息系统审批实施细则等,突出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同时,逐步建立完善了定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国家教育考试、社会网站等方面的保密管理制度。针对一些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进入涉密领域的新情况,1992年后,北京市依法对印制、军工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事业单位加强保密资质管理。“目前,全市三类保密资质单位总数逾千家,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们研发了保密资质审查管理系统、保密检查信息管理系统资质管理分系统,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采访中,市保密局资质管理处处长郑任力表示,要进一步提升保密资质管理的法治化和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大局。


        ——保密监督检查有的放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市委保密委员会紧密结合首都特点和党的中心工作,围绕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首都经济建设开展保密检查,各单位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开展检查,重点针对涉密文件的管理。如1963年,在全市开展“清查文件、检查制度、审查队伍”,共清理文件22万多件,调整处理不合格机要人员、领导秘书30多名。1978年,市委保密委员会恢复后,即开展了有线通信安全保密检查。20世纪90年代,还重点组织了针对印刷企业、定密工作、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和贯彻实施保密法等方面的保密检查,开展了查缴泄密数据光盘、收缴涉密出版物和涉嫌泄密非法刊物等专项执法检查。2000年以后,保密检查的范围和内容拓展到计算机网络、涉密科研项目、国家统一考试、机关单位门户网站、社会网站等领域,并集中开展了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清理取缔旧货文化市场非法交易涉密文件资料等执法检查,保密检查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保密督查的“拳头”和“利剑”益发锐利。


保密科技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保密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增强的发展历程。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1972年,北京市开始进行有线通信安全技术检查,针对发现的漏洞和隐患,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保密科技日益成为保密工作的重要支撑。北京在运用推广保密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开展检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91年,我们给区县保密局配设备开展空中信号检查。”1989年入局的技术处处长吕建华,对多年来参与的工作和时间节点记忆犹新。在他口中,市保密局自行研制计算机视频辐射检查演示设备、推广文件粉碎机、清除BO病毒等工作,桩桩件件如数家珍。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加快构建保密技术防护、监管和服务体系,推动首都保密工作从过去的管人管文件跨入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保密科技防护之盾,保密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防护,市保密局在着力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的同时,采取“统一计划、统一配置、统一安装,分级负责、分批组织”的原则,并组成小分队上门为重点市直机关和涉密单位安装涉密计算机保密技术防护专用系统。期间,还组织编写指导手册、举办操作培训等。“当时,一些机关单位的干部对这项工作还不够理解,我们没少受人冷脸。”说起这块工作,市保密科技测评中心主任朱广远在欣慰的同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技术监管与技术服务方面,从1999年起到2006年,市保密局为市领导及全市多家机关单位提供了计算机电磁泄漏发射检测和办公环境保密检查服务,并配备了一批检测设备,增强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重要涉密会议、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密检测能力。2009年至2012年,市保密局完成机关单位互联网门户网站保密检查等“三个平台”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了网络保密技术监管体系。


        为强化保密技术检查检测手段,在市保密局党组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市保密技术检查(服务)中心与科研单位密切协作,进行了大胆探索:2006年,建成网络安全技术演示环境;2010年,研制并率先列装某型车载技术检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十二五”期间,开发了失泄密隐患演示系统,开展了“云计算环境下安全保密技术”等多个项目研究,研发了一批保密技术装备。


        “近年来,市保密局积极适应保密形势和技术发展变化,建设了包括网络空间技术监管指挥、涉密数据恢复在内的多个系统和平台,建立了全市保密干部、涉密人员等多个数据库,保密管理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明显提升,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市保密局副局长刘建华在带领记者参观时这样介绍。

服务保障显身手

        北京作为首都,承担着“四个服务”的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京举办、北京服务保障以及中央交办、北京承办的重大会议活动多,规格高,要求严,全市保密系统努力做好重大会议活动保密服务保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是我国承办的规模空前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同年入局的市保密技术检查(服务)中心主任安贵春回忆:“为确保亚运会胜利召开,市保密局开大会,对保密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要确保亚运会‘万无一失’,对全市各区县和部分单位及上百家宾馆饭店进行大检查,设立保密局工作点,初步获得了重大活动保密服务保障经验。”

        2002年9月,为给党的十六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市保密局部署做好会议期间保密工作。各单位认真开展保密检查,各区县保密局联手公安、工商部门开展代表驻地及重点地区的保密检查。

        2006年至2008年,市保密局多次到北京奥组委进行调研,协助确定奥运工作中的“保密范围”;与北京奥组委建立奥运保密工作协调机制,为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奥运志愿者举办多场保密教育培训,指导规范奥组委内部保密管理,并派员进驻奥组委协助开展保密工作;对涉奥单位和党政机关开展全面的保密检查,为成功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盛会贡献了力量。市保密局专项指导处处长谯华曾入驻奥组委工作1年多,她说:“2008年奥运会,市保密局首次派员进驻奥组委,开启了重大活动保密服务保障的新模式,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市委保密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市保密检查和网络清理检查。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市、区县共派出几十个检查组,抽查千余个机关单位门户网站和社会网站,营造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市保密局还抽调技术骨干参加国家保密局组织的党的十八大技术保障组,完成代表驻地、涉密场所和一批信息设备的保密技术检测任务。


        “在近年来举办的APEC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涉外活动,以及国庆60周年庆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党的十九大、国庆70周年庆典、市十二次党代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活动中,全市保密系统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理念、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常态化的保密服务保障机制。”市保密局检查处处长杨云平多次参与重大活动的专项保密检查,保留了许多生动的记忆。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进入新时代,首都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启了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新征程。在这气势磅礴的新时代,首都保密人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动和实现保密工作转型升级,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做出更大贡献。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19年第10期)
本文由《保密工作》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国家保密局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