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泄漏途径多,为做好声音信息防护,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缺一不可。
管理上应采取措施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特定声源区域,防止其在振动听觉区域以及可能传播振动的区域中安装窃听装置,具体方式包括: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安装视频监控,对重要房间、地下室、通风系统出口进行锁闭和密封,安装入侵报警系统等。
技术手段旨在增强声源场所的隔音和防振功能,常见手段包括以下6种。
(1)在声源场所的入口装饰吸音材料,门、窗边缘进行密封,可采用橡胶、泡沫、海绵和毛毡等材料。
(2)在通风管道安装消声器。
(3)铺设弱电系统、内部布线、电气设备、暖气管、通风管时,不应降低封闭结构的隔音效果。当穿过建筑物的天花板时,应安装套管,并用吸音材料填充套管和管道之间的空隙。
(4)用隔音材料覆盖暖气片。
(5)建筑围护结构和地板应提供足够的隔声量。
(6)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通风道壁的隔音。为此,建议将通风管放置在封闭的风道内,并用吸音材料填充风管和风道壁之间的空隙。
如果无法达到所需的房屋隔音效果,则应使用声掩蔽方法,这是保护语音信息的重要补充。声掩蔽系统对声音信息防护的本质是在声源场所外部和封闭结构的表面产生振动噪声,其噪声水平使窃听者无法从“信号+噪声”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声掩蔽系统可由白色或粉红色噪声源、放大设备、扬声器和振动器组成。在振动器中,可以使用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的各种方法。发出噪音的扬声器应放置在栅栏(窗户、门、通风口等)的高度。声掩蔽系统噪音水平不应超过人体健康要求,不得影响正常工作。最好使用自适应系统,其噪声水平可根据房间内的音量自动调整,同时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声掩蔽系统进行控制和操作。
摘自《保密科学技术》2023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