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没讲的故事,藏着大唐由盛转衰的秘密
作者:
时间:2023-08-01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近日,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上映,让以诗歌为代表的大唐文化俘获了无数观众,打动了全体中国人的“唐诗DN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首首格调豪迈、风骨俊逸、境界宏阔的唐诗,虽穿越千年时空,仍滚烫鲜活、直击内心,激发我们对盛唐繁华的无尽想象。



然而,盛景不长。天宝末年,幽燕军阀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安史之乱”,仿佛于瞬间吹散了这旷代的繁华,也使得不少观众在观影后困惑不已:盛唐作为中华文化群星闪耀时,可谓人才济济。安禄山这个出身底层、不识文字的放羊娃,到底是怎么发迹的?他为何能平步青云,成为玄宗宠臣,最终又是如何反叛的……



翻阅历史,安禄山之所以能从营州杂胡一步步“逆袭”为身兼三镇节度使的显贵人物,最后走上叛乱之路,既有当时军事制度变革、府兵制废弛、节度使(藩镇)制度形成等造成的客观原因,还有更多的个人因素。


史载安禄山工于心计,善测人情。他先是得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赏识,受到重用。随后,通过一系列情报运作,打通了前往玄宗身边的门路,逐渐成为天子宠臣、边疆重臣;后又与亲信里应外合,蒙蔽朝廷;最终举兵造反,使天下大乱。



收买近臣,打造“忠君人设”


安禄山在张守珪账下升任平卢军使后,权欲进一步膨胀。为了加官进爵,他不断谄媚贿赂玄宗左右近臣,一方面以此掌握帝王喜好,一方面让近臣多进美言。


天宝十二载,杨国忠奏安禄山必反,玄宗派中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盛赞其忠心,玄宗龙心大悦,此事遂不了了之。


关于这一历史细节,诗人杜牧写入了《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并通过叙述“渔阳探使回”上奏假消息的场景,讥讽了安禄山的狡黠和玄宗的昏聩。


派遣亲信,了解朝廷动向


为进一步笼络玄宗及其左右,安禄山还派亲信刘骆谷留驻京师,专门为其刺探情报,及时报告。


璆琳受贿而返后,杨国忠又向玄宗进言,可以下诏令安禄山前来,予以试探。而早已得到刘骆谷示警的安禄山,一接到诏书便马上赶到长安进谒玄宗,进一步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后来,安禄山又特意将已投靠自己的吉温(户部郎中),安插在重要职位,从此“朝廷动静辄报,(安禄山)不淹宿而知”。



秘密交易,筹集物资粮草


天宝元年前后,安禄山开始着手发展私人势力。他暗中网罗人才、组建独立武装,并凭借曾当过互市牙郎的“外贸”职业优势,秘密和胡人交易,筹集物资粮草。


据《安禄山事迹》记载,他令群胡“潜市罗帛,及造绯紫袍、金银鱼袋、腰带等百万计,将为叛逆之资。”这也与电影中,李白发现安禄山为手下将士制作与本朝形制不符的官服,从而推断安有反叛之心的情节,有些许吻合之处。


到天宝十三载,安禄山的秘密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次年十一月,他于范阳起兵,敲响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哀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个夏天,《长安三万里》再现了盛世与乱世之交的风谲云诡,击中了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自信。影片中“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的台词,揭示出一个道理:无论何时都要记住民族的历史,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玄宗执政早年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晚年却怠于政事,闭目塞听,纵容安禄山掌握大量朝廷情报。最终,“安史之乱”如一声巨雷爆发,断送了盛唐的繁华。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无论身处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要铭记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如此,方能让“长安”永在。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