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法国与以商立国的威尼斯之间爆发了一场奇怪的“战争”:没有士兵,却有间谍;没有刀枪,却有死亡;战利品既不是土地,亦非王冠;甚至不清楚谁是最后的赢家。唯一肯定的就是争夺的焦点——欧洲上流社会趋之若鹜的镜子。镜子之战,也被视为名动欧洲的工业窃密与反窃密事件。保密柜,手机屏蔽柜,文件柜,保密文件柜
“奢侈品爱好者”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镜子之战的背后大“boss”
垄断生财的威尼斯
昂贵的价格,不仅没有遏制消费,反而激发了疯狂的占有欲。大量金钱被换成闪闪发光的镜片流入皇室,握在女眷手中,装饰在华丽的墙上。法国国王弗朗索瓦甚至因为订购了过多的镜子,而使国家财政一度陷入危机。与此同时,镜子制造的垄断方威尼斯,不断吸纳着如潮水般涌来的钱财,赚得盆满钵满。
这幅由贝尔纳多·塞伦塔诺于1860年绘制的油画,再现了十人委员会讨论时的场景
眼红心急的法国人
不远处的法国,面对经年累月的高额镜子账单,连一贯花钱如流水的国王路易十四都坐不住了,他决定建立法国自己的镜子制造业,并授命财政部长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完成这项任务。于是,一场窃密图谋悄然展开。
最后的赢家
威尼斯驻法大使阿尔维斯·萨格里多得知法国出现镜子工厂之后,即刻报告国内的十人委员会。十人委员会迅速委派国家调查员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工匠抢回威尼斯。科尔伯特连忙又生一计:秘密派船前往威尼斯,将工匠的妻子和孩子们接到法国。这样,既满足了工匠对亲情的渴望,又使得十人委员会少了一个胁迫工匠回国的手段。
但是,威尼斯人不是好惹的——直接采取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办法。他们将目光投向外逃工匠中技艺最高超的安东尼奥·德拉·里维塔身上,坚信只要除掉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由于行动保密,无法得知确切内容,只留下了驻法大使在1667年初一句莫测高深的汇报:“这名工匠现在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我不知道他的死亡是由于自然还是人为因素。”据传,他们使用了古老而有效的办法:投毒。里维塔离世几天后,又有一位工匠撒手人寰。其余的工匠十分惶恐,纷纷找到国家调查员,作出正式道歉并踏上返乡之路。
镜子之战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威尼斯人大获全胜:得到了法国继续进口镜子的协议。然而,仅仅5年之后,法国就生产出了自己的镜子。
有了本土镜子制造业,路易十四趾高气扬地决定:在凡尔赛宫建一座长75米、宽10米的镜廊,整个镜廊由17面483块镜片镶嵌而成的巨大落地镜组成。这些镜子“使得夜晚像白天一样灿烂”,耀眼的光芒映射出胜利者庆功的靡靡景象,却也隐藏着贪欲幻化的浮云与泡影。
经过反射,镜廊呈现的蜡烛多达3000余支
那么,明天早上出门前,当你再次整理着装时,会不会望向身上的拉锁、手中的钥匙……或许,它们也有自己的秘密往事?
资料来源:《国家地理》西班牙文版、西班牙趣味历史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