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两会”里有什么保密小Tips?
作者:国保科技
时间:2021-06-04

2021-聚焦两会

图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

      3月初,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在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举国上下投以关注目光。

图片
图片

涉密信息拒泄露

增强意识不敷衍

图片


      领导干部由于身份特殊,能接触更多的国家秘密,接触的密级程度也更高,因此,更容易被窃密组织锁定,变成泄密高危群体



案例 1.0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

因严重违反党纪,利用职务之便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等重大违纪情况,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2015年6月,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案例 2.0

令计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

因严重违反我党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违纪违法获取党和国家大量核心机密等重大违纪情况,2015年10月,中央政治局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2016年7月,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官员落马的教训历历在目,保密工作者应当引以为戒,敬畏党纪,守护国家秘密。


      领导干部需要以身作则,不将国家秘密换人情、牟私利,切实承担起保密工作的领导责任,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保密教育培训,增强保密意识。


图片




图片

密件阅办需谨慎

管理规范不马虎

图片


      据悉,今年“两会”的保密工作一如既往严丝合缝,会前制定保密制度,提醒各参会人员严格遵守涉密材料、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保密要求,妥善保管会议文件,严控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


      对涉密载体、涉密会议资料严格管控不无道理,因为常有保密意识薄弱的领导干部不重视涉密文件的保管,导致文件丢失,从而泄露了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案例 1.0

2005年,某涉密单位干部孙某参加涉密会议,会后,孙某未按要求交回“需要回收”的涉密材料,并将涉密材料带入宾馆,放置在更衣柜中。孙某外出时,涉密材料和个人财物被盗,经多方查找未果。事件发生后,孙某受到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案例 2.0

2013年,某部委工作人员娄某外出参加会议,在返程途中,不慎将涉密文件遗失在公交车上。发现情况后,娄某立即向单位报告,积极联系公交公司、向公安部门报案,多方寻找未果。随后,有关部门给予娄某行政警告处分。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在传递、使用涉密文件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使用完毕后按照相关保密规定归还,专人专柜保管,严防重要文件失窃,杜绝信息泄密隐患。





图片





      国家秘密高于一切,保密责任重于泰山。在保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紧绷“保密之弦”,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严格控制涉密文件的知悉范围,要将保密意识织造在涉密文件编、阅、办的每一环节中。特别是在“办文”环节,需要加强管控,经手留痕,把握知悉范围最小化原则,按要求进行批办。

      同时,涉密文件管理也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中,明确了涉密载体的保管要求:

图片

《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保存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


第二十八条

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如果说,养成保管涉密文件的良好习惯是砍断泄密途径的“斧手”,那么,挑选一款符合保管规定的、通过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检测认证的保密柜,就是保密工作中的“铜墙铁壁”,也是保密场所的最佳搭档。

【 ↑ 点击了解Guub国保新型手机屏蔽柜 】





-END-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