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1927:中央办公厅在武汉
1927年4月,中央办公厅的前身中央秘书处随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武汉,并在武汉度过了大革命的最后阶段。虽然仅有半年时间左右,但中共中央却在此经历了革命由高潮到失败,由挫折到转折的重要过程。从此也让武汉这座英雄之城,与中央办公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革命中心,红色江城
1927年的武汉,是大革命的中心。这一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同时,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工农运动高涨的形势,中共中央从1926年9月起,抽调大批干部到武汉工作。1927年4月,在汉的中央执委会委员、湖北区执委会委员和共产国际代表举行多次联席会议,决定将中共中央迁往武汉。
4月10日左右,中央秘书处主任王若飞到达武汉,并选址汉口四民街61、62号(今胜利街163、165号)一座三层楼的红砖洋房为中央秘书处办公地。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农委等党的主要领导机关先后迁到武汉,并以此幢洋房为中心在方圆1公里内办公。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共五大结束后,中央秘书处改为秘书厅,并逐步开始日常工作。特殊的日子里,四民街那座看似普通的洋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心脏”,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和重大部署都在这里召开、决策。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正当同志们准备在武汉一展宏图之时,革命形势风云突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分共”、背叛革命。武汉一变而为反革命大本营,四处可见对共产党人的逮捕、屠杀,武汉国民政府甚至公然明令:“对共产党员一经拿获即行明正典刑,绝不宽恕”。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各机关在中央秘书厅的严密安排下,紧急进行了机关和党员的疏散撤离和隐蔽工作,迅速将党的各级组织转入地下,并把聚集在武汉的中共党员派往各地。中央秘书厅驻地从汉口四民街辗转到武昌啸楼巷,又隐蔽至汉口德林公寓,对外发文开始使用“毕挺”的代号。
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及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新方针。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决定设置秘书处,直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
八七会议上,年仅23岁的邓小平参与了会议筹备工作,也正是此时,为了适应党的秘密工作需要,他把名字由邓希贤改为邓小平
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机关继续在武汉工作了一段时间。9月中旬,两湖暴动失利的消息传来,中央政治局两次召开会议,最终决定中央机关迁回上海。离汉之际,为妥善保管党的机密文电,中央秘书处授命文书科主任张唯一负责建立文件保管处,统一处置党中央各机关所有文件、电报和内部刊物。随后,张唯一化妆成木材商人,秘密将机密文电材料运送到上海,储藏在中央秘书处机关及其文件阅览处(公共租界戈登路1141号),这里后来也成为中央文库的第一个专门库址。1927年9月下旬至10月初,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陆续秘密迁往上海,中央秘书处也在上海开始了新的隐蔽斗争,继续在党的革命事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保密观”有话说:武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城,红色故地众多。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旧址纪念馆……红色是这座城市永不褪去的底色,英雄是这座城市血脉中流淌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