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带钱包、不带身份证,但是不能不带手机”已经成为现在大多数人的口头禅,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品。
但随着智能手机更深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涉密人员因不当使用智能手机造成的失泄密问题也日益凸显。“机不离身”导致“密从机出”的现象不容忽视。
分析智能手机泄密隐患有6点
1.信息截获手机
与基站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语音和数据等信息极易被特殊接收装置空中拦截,通过信号解码、转换识别,导致通话被监听录音、信息被窃导致泄密。
杜达耶夫被击毙前照片
俄罗斯车臣叛乱分子头目杜达耶夫因手机泄密,被俄军发射导弹当场击毙,成为第一个仅用一颗导弹就被击毙的反政府武装头目。
2.手机被控
智能手机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同于移动联网计算机,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如果存在漏洞,易遭木马病毒侵袭,极易被利用窃取手机控制权,获取手机通讯录、照片、地理位置等隐私权限,造成通话外泄、信息泄漏、数据丢失等后果,甚至远程隐蔽开启拍照、通话功能,导致手机成为涉密会议“窃听器”、涉密活动“直播台”。
3.云端泄露
智能手机云端备份自动把通讯录、短信、照片等资料上传到服务器,极易造成手机内资料外泄或被窃取。
4.拍照泄密
照片形象直观,蕴含信息丰富,通过对照片的有效特征和细节进行比对分析,提取照片内含的设备、地理坐标等信息,可以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2007年,美国陆军航空兵某部队被部署到位于伊拉克的某基地,部队抵达时一名士兵对基地和其内部停放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拍照,并将照片晒到社交网站。谁知伊拉克反美武装也一直在通过美军士兵的社交账号来了解美军动向,当反美武装看到这些照片后,很快就提取到了位置信息,尔后反美武装抵近美军基地附近,用迫击炮轰击,数亿美元的美军装备因几张照片化为一堆废铁。
5.定位泄密
智能手机的GPS、基站和小区WIFI都可实现手机定位,极易泄露个人地理位置和行踪。
2023年1月,乌克兰袭击一个俄军目标,导致89名俄军士兵阵亡、多人受伤,起因就是俄军违规使用手机给家人报平安,被锁定位置、遣到炮轰,创下乌克兰危机以来俄军单次最大伤亡记录。
6.不良习惯
智能手机具备丰富的上网应用,用户乱点链接、乱装应用、乱扫二维码等不安全上网习惯,极易因点击恶意短信、彩信、微信、邮件等,遭遇链接陷阱、WIFI钓鱼、伪基站窃取信息、手机维修被植入窃密装置等情况,手机病毒木马乘虚而入导致手机被控、信息外泄。
养成良好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
不带入涉密场所
不谈论涉密事项
不拍摄涉密场景
不联不明WIFI或热点
通讯录不标注单位人员职务、不上传云端
微信不建、不加工作群
不乱加交友群
不发涉密信息
不晒涉密活动照片
李青松 邹文斌
来源:东南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