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对于广大高考考生而言,高考成绩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而为了确保高考公平,高考阅卷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据了解,现代高考阅卷充满了高科技,如主观题扫描不到0.5秒成像、非选择题实行四评制评卷模式等。
那么,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相当于古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又是如何完成保密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题的答案。
糊名制度、誊录制度
一、糊名制度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现代考试常常会采用严格的试卷密封方式。其实,类似的方法在古代科举便已经出现了。
在宋朝,为了避免考生信息泄露,会给试卷上的考生信息加密,也就是“糊名”。糊名也被称为弥封或者封弥,即在考试结束后,由负责试卷处理的官员将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和籍贯等内容封住或裁去。这样一来,阅卷官看不到考生的信息,就能够防止阅卷官徇私作弊。
清代乾隆年间科举殿试试卷(局部)
有折痕处即为当时“弥封”所致
据了解,糊名法早在武则天时期就已创立,但仅仅是在殿试中采用,并没有在科举中普遍使用。北宋淳化三年即992 年,宋太宗采纳了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的办法。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糊名法开始在省试中实行。
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曾对宰臣王旦等人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意思是,今年考试的举人大多害怕将名字盖住阅卷,但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更喜欢这种能尽可能做到公平的考核方式。宋仁宗年间,欧阳修曾在《论逐路取人札子》给了糊名制度很高的评价,说糊名制度使得考官“莫知举子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爱憎,厚薄于其间。”到现在,很多考试仍在使用糊名制度。
试卷右下方有一枚刻着“弥封关防”的长印
试想,如果没有糊名制度,阅卷官将会带着主观因素阅卷,所批阅的卷子也会失去公平性。可以看出,糊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古代科举制度走向公平公正。
二、誊录制度
然而,糊名制度还是存在了一些漏洞:虽然阅卷官没有办法通过名字来确认考生是谁,但依旧可以凭借字迹来辨认考生,也可以通过试卷上的特殊标记和暗语来认出考生。
为了进一步做好考生信息的保密工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1015年正式设立了誊录院。誊录院主要负责让书吏在考试结束后将考卷重新誊写一遍,阅卷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这样一来,就能够杜绝阅卷官通过辨别笔迹、标记、暗语等来识别考生的弊端。据了解,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元明清。
另外,为了防止书吏徇私舞弊,誊录制度还规定誊录书吏不得携带墨笔,书吏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和墨水颜色都要一致,并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如果有违反规定的书吏,查出后必定严惩。
誊录后的试卷
可以看出,誊录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考生信息的保密工作,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
纵观古代科举阅卷制度,可以看出考试的保密制度是在不断完善的。
如今,考试的相关保密制度已经日趋完善。但保密工作仍需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够确保评卷过程安全、科学、规范,结果公平、公正、准确。